深度傳感器芯片有哪些

發(fā)布日期:
2024-04-18
瀏覽次數(shù):

深度傳感器芯片是一種用于測量物體與傳感器之間距離的重要組件。那么,深度傳感器芯片的背后有哪些技術得以支撐它的強大功能呢?這些芯片通常利用特定的技術,如結構光、激光測距或飛行時間(ToF)等,來計算物體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深度傳感器芯片:

企業(yè)微信截圖_17108180383680.png

深度傳感器芯片的技術支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1.時間差測距(Time-of-Flight, ToF)技術:這是一種主動測量技術,通過發(fā)送脈沖光并測量其往返時間來計算物體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。ToF技術具有高精度、長距離測量和抗干擾能力強等優(yōu)點,因此在深度傳感器芯片中得到了廣泛應用。

2.結構光技術:結構光技術通過向物體表面投射特定的光模式,然后利用攝像頭捕捉反射光圖案,通過計算光圖案的形變來推算物體表面的三維形狀和深度信息。這種技術可以實現(xiàn)高精度的深度測量,但受限于光照條件和物體表面的反射特性。

3.單光子探測技術:這是一種新型的深度傳感技術,它利用單個光子的探測能力來實現(xiàn)高精度的深度測量。這種技術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,可以在低光照條件下實現(xiàn)高精度的深度測量。

除了上述主要技術外,深度傳感器芯片還需要依賴其他技術來實現(xiàn)更好的性能和功能。

以上為大家總結了深度傳感器芯片有哪些技術支撐,這些技術涉及多個領域和技術的融合與創(chuàng)新,這種深度融合使得深度傳感器芯片能夠在各種應用場景中實現(xiàn)高精度、高穩(wěn)定性的深度測量和環(huán)境感知。